科学登山健身指导 | 在户外被动物叮咬怎么办?
夏季户外活动增加,动物和昆虫也比较多,在欣赏美景、愉悦身心的过程中,一些潜在危险也值得防范。登山、徒步过程中,攀花折枝过草地,一不小心惊扰了动物和昆虫,如果不幸被叮咬,该如何来自救和救治他人呢?
今天小安君就聊聊登山常见的动物和昆虫,以及叮咬的防范和处理,带上好心情登山的同时,也要牢记这些动物叮咬常识。
毒蛇
毒蛇预防
如果发现了毒蛇,最好避而远之。
在户外活动,建议准备一根手杖,行进时“打草惊蛇”。进行野外活动时,特别是在经常有蛇出没的地方,戴好帽子,穿长衣长裤,佩戴护腿或雪套,穿坚韧的靴子并随身佩戴蛇药。
如何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
处置蛇伤,首先要区别毒蛇与无毒蛇,科学的区别方法是看蛇咬伤后所遗留下的牙痕。
毒蛇:从被咬伤的部位上,能看到两个较深而大的牙痕,是毒蛇留下的。
无毒蛇:被无毒蛇咬伤后,在皮肤上只留有4行细小而均匀的牙痕。
若无法辨别,则密切关注伤患状况。
毒蛇咬伤如何处理 ●●
被毒蛇咬伤后,蛇毒在人体内迅速播散,短期内即可危及生命,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,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。
-
立即用大量清水对伤口冲洗。
-
用绷带类辅料完全缠绕受伤的肢体(切勿用近心端扎带),如伤在足踝部,可将整条腿用弹性绷带类辅料包裹缠绕。
-
受伤后最好平躺搬抬离开,如不得不自行移动,则走动要缓慢,不能奔跑,以减少毒素的吸收,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,同时尽快前往医院治疗。
-
在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点后,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,如彻底清创、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药物、注射抗蛇毒血清等。
不要做的事
-
若非必要,尽量减少走动,否则会加速毒素扩散。
-
不要切开伤口,因为这样会增加伤口的感染机会。
-
不要用嘴吸,因为舌底下的血管会吸入毒素并把它们送入心脏。
-
不要用冰敷伤口。
-
不要把手放在脸上,因为手上可能带有毒液。
-
不要用止血带。
-
不要喝含酒精的液体。
-
不要用吗啡或含有吗啡的药品。
蚊虫
蚊虫预防
-
使用防蚊喷剂或蚊香,但这样会污染环境,相对环保的方法是用烟熏或使用夜来香、药菊等天然防虫植物。
-
在蚊、虻较多的地方,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每天应用环保肥皂或湿纸巾彻底擦洗全身皮肤。
-
携带防蚊水、风油精等防蚊药品。
-
容易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应该携带药物,并告诉其他人如何在被叮咬后的紧急情况下给自己使用这些药物。
蚊虫叮咬如何处理●●
-
被叮咬后,尽量不要用手抓患处,在患处涂上清凉油或风油精,或抗组胺类外用药,每天涂抹3至5次即可。
-
若被蜂蛰伤,应先剔除毒刺。除掉毒刺后,在患处涂抹氨水或肥皂水,疗效很好。
蚂蟥(水蛭)
蚂蟥预防
-
建议穿长衣长裤,将袜筒套在裤腿外面或佩戴绑腿、雪套以防蚂蝗钻附人体。行进中,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蝗爬到脚上,在鞋面上涂些肥皂、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蝗上爬,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4至8小时。
-
休息时经常检查身上有无蚂蝗叮咬。经过有蚂蟥的河流、溪沟时,应扎紧裤腿,上岸后应及时检查。
-
宿营的地方应选择在比较干燥、草不多的地方,不要在湖边、河边或溪边宿营。
-
尽量喝烧开的水,不喝有寄生蚂蟥的水。细小的幼蚂蟥不易被发现,喝进去后会在呼吸道、食道、尿道等处寄生。
蚂蟥吸咬如何处理●●
-
可采用猛击一掌的方法使蚂蝗脱落,也可用肥皂液、浓盐水、烟油、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,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,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。
-
若伤口流血不止,可先用干净纱布按压伤口1至2分钟,止血后再用5%碳酸氢钠溶液洗净伤口,涂上碘酊或龙胆紫液,用消毒纱巾包扎。
-
若伤口没出血,可用力将伤口内的污血挤出,用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干净,再涂以碘酊或酒精进行消毒。
图片来自网络。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