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登山健身指导 | 雷雨季来临,在野外如何正确避雷
2023年6月是第22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
主题: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
小安君严肃提醒大家,我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,更要学会对风险的识别、预防和应对,日常多多储备应急知识,才能真正做到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,安全户外,尽享自然”。
夏季雷雨天增多,雷电是威胁人类最为严重的八大自然灾害之一。
每时每刻,世界各地大约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,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,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。
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,其中我国人员伤亡就达到1000多人, 而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!
电闪雷鸣时在户外怎么办?
据资料统计,闪电的受害者有2/3以上是在户外受到袭击。他们每3个人中有两个幸存。死者以在树下避雷雨的最多!
大家都知道暴雨雷电天气不宜出门,但有时恶劣天气总是突然到来。如果电闪雷鸣时,你恰好在室外,或空旷的山野中,该怎么办呢?
牢记以下防雷和避雷常识,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!
如何科学地躲避雷击?
最简单方法是:通过雷声和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其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。(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,所以,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,会有一定的时间差)
国际上通常采用“30-30原则”躲避雷击,即:
第一个“30”是指30秒:
看到闪电开始数秒,在30秒内听到雷声,表示雷击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,此时即便头顶没有打雷下雨,也建议尽快寻找避雷场所,开始躲避!
第二个“30”是指30分钟:
听到最后一声雷响,等待了30分钟以上,没有第二次雷响,则说明雷电已经散去,可以停止躲避!
雷电发生时哪些地方危险系数较高?
雷电通常会击中比周围地势高、孤立而突出的目标。例如,你在一片空旷、宽广而平坦的地方站着,此时你就那个突出而孤立的目标,是非常危险的!如果你此时还拿着比身体长、又向外突出的东西会更加危险!比如钓鱼竿、金属制的雨伞、球杆等。

根据这几个特点,以下一些地点危险系数较高,
在雷电天气一定要远离!
1
高楼平台上、宽敞的公园等平坦而空旷的地方
2
孤立的大树下,尤其是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
这是因为树比人高,雷电首先会打到树上,但是人体又比大树容易导电,所以最先落到树上的雷电就有可能中途改变路线,转而经由树下避雨的人体到达地方。这叫做“侧击雷”。
如果你不得不在树旁躲避,请在如下图安全区域内以正确避雷姿势躲避。

3
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
在雷雨天气时,不要进行和水产生作用的活动,如钓鱼、划船、游泳等,也不要到江河湖溏等水面附近去活动。
水体的导电性能好,有人统计过人在水中和水边被雷电击死、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高!所以在雷电发生时,要尽快上岸躲避,并且要远离水面。
4
户外空旷处孤立的棚屋、岗亭等
5
山顶(尤其是较高、孤立的山顶)、山脊处
要尽快远离山顶及山脊,往低地走,免遭雷击。
6
大岩石、悬崖的正下方,岩体垂直裂缝或凹陷处,和山洞口
首先你躲避的大岩石或悬崖需要大约是你自己身高的10倍,并要距离岩壁至少4米,千万不要紧挨岩壁!如果你身边的绳子或背包是干燥的,可以坐在上面。正确位置如下图:

千万不要躲在低矮的悬垂物下面,或低矮的岩石凹陷处,以及垂直的裂缝中,因为在这些地方电流仍可以穿过地面打到你!
除了以上地点之外,我们也不要靠近铁轨,长金属栏杆,电塔,电线杆,远离石山与水田,河流交界处,矿藏